以下為個人觀點,內容僅供參考,不代表中國棉花網,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,否則一切后果由個人承擔!
9月底以來,棉籽和棉粕經歷了從“信心滿滿”到“信心崩盤”的戲劇性歷程。更糟糕的是,隨著美豆和巴西大豆的大規模進口,棉副踏上了下坡路。
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——美豆有了最強大的競爭者,不再一枝獨秀
特朗普的對華貿易策略給中國大豆進口帶來了極大的干擾,中國大豆被迫轉向南美及其他市場尋求來源。在特朗普幾年的神操作下,巴西大豆擺脫了對華出口千年老二的窘境,一舉超越美國,成為中國大豆進口的最大來源國。2018年,巴西占中國大豆進口量的75%,達到6610萬噸的驚人數字,更是美豆所從未達到的數量。
鷸蚌相爭,漁人得利——中國初嘗最大買家的甜頭
在美國“一枝獨秀”的時代,中國作為最大的買家卻沒有話語權。究其原因,就是中國大豆來源國太少,被美國卡住了脖子?,F在不一樣了,巴西、阿根廷迅速崛起,中國大豆來源多元化,擺脫了對某一個國家的依賴,話語權大增。更重要的,美國和巴西如果一起供應中國,國際大豆供需格局就會出現逆轉,原來的供不應求變成供大于求,中國有了作為超級買家最大的話語權。
神仙打架,群眾遭殃——棉粕恐要踏上下坡路
美國和巴西大豆還有一個特點,那就是上市周期互補?,F在如果多采購美豆,那巴西豆上市就面臨銷售壓力。同樣的,如果上半年多進口巴西大豆,那美豆下半年就面臨銷售壓力。在市場上,銷售壓力化解的唯一辦法就是降價??梢韵胂?,隨著美國大豆對華出口的增加,后期巴西大豆必然通過降價來實現銷售。
隨著美國和巴西大豆展開競爭,作為大豆替代品的棉粕面臨兩個窘境,其一,豆粕不缺,棉粕作為替代品將變得可有可無;其二,豆粕采購便捷、貨源穩定、不需要過大的庫存及調整配方。
棉籽和棉粕目前有兩個問題:其一,價格過高,而且軋花廠和有存貨的油廠挺價意志頑強;其二,下游無法啟動,降價也刺激不了下游采貨意愿。業內更多寄望于豆類價格持續高漲和宏觀經濟的好轉,但現實并不支持這個一廂情愿的想法,豆類高價難以持續,巴西大豆指日可待;并且隨著大豆供應的過剩,棉籽和棉粕必須回歸其以低價贏市場的基本定位,春節到5月份是關鍵節點。(趙曉旭)
(責編:焉韶華 電話:010-5893112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