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為個人觀點,內容僅供參考,不代表中國棉花網,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,否則一切后果由個人承擔!
近幾日,南疆阿克蘇棉粕逐漸走出陰霾,筑底跡象明顯,南疆的棉粕以及棉籽市場的內在邏輯何在呢?
棉籽油近弱遠強 逐漸成為棉籽采購主要風險
棉籽油在下游需求和替代類油脂大漲的推動下,價格一路上揚,自9月下旬的5700元/噸左右漲到目前6600元/噸左右,成為推動棉籽價格大漲的主要原因,但近期新疆棉籽油價格明顯出現滯漲格局,現貨不僅沒有隨著豆油棕櫚油上揚,反而有所跌價。更重要的是,棉籽油變成了一個“燙手山芋”,無人敢留頭寸,油脂廠快快拋售,下游卻只接現貨,這對市場形成了較大的壓力。油廠如果棉籽采購量太大,油又無法鎖出,風險極大。這是目前南疆油廠不敢大量采購棉籽的主因。
南疆棉殼壓力顯現 油廠開機再度蒙霜
隨著棉粕壓力的緩解以及時間的推移,南疆油廠開機數量增多,棉殼的壓力也隨著出現,目前南疆的庫沙新(庫車、沙雅、新和)和庫爾勒的棉殼庫存迅速加大,內地提貨較少,和田喀什等地的需求也被隔斷,這些地方成了棉殼銷售的孤島,隨著開機時間的延長,棉殼銷售壓力越來越大,如果仍然無法緩解,油廠開機都將困難。油廠面臨兩難選擇,要么降價銷售以騰庫容,要么挺價停機。這讓原本經營就比較困難的南疆油廠雪上加霜。棉殼直接給油廠運轉帶來壓力,這緩解了棉粕庫存增加的壓力。
棉粕性價比顯現 需求持續向好
隨著阿克蘇地區棉粕價格的快速下跌,疊加春節前備貨,新疆棉粕對豆粕的性價比顯現,西北、西南等傳統棉粕用量大區采購量大增。而且隨著豆粕陷入滯漲,棉粕作為廉價替代品的優勢開始顯現。無論是近期還是遠期,都刺激了下游的備貨意愿。
美豆借助貨幣寬松站上1200關口
隨著美聯儲再次確認重申寬松立場,美豆突破1200關口(12美元/蒲式耳),豆油粕輪番上漲的行情得以延續,下游市場的觀望情緒受到沖擊,補庫意愿明顯增加,這給原本就看好但卻在猶豫的后市需求吃了一顆定心丸,觀望情緒極大緩解,提振了棉粕的下游需求。
棉籽油和棉殼的風險限制了油廠的開機和棉籽采購,而性價比凸顯和下游需求的改善使得棉粕走貨加快,再加上美豆的加持,南疆棉粕成功筑底,而后期走勢是V型還是U型有待于進一步觀察。(趙曉旭)
(責編:楊舫 電話:010-58931122-252)